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新北市-汐止區

地理環境
本區位居臺北盆地外緣之東南隅,為臺北盆地入蘭之東部山地交接處。本區南以南港山脈與平溪、石碇兩鄉為鄰;北以五指山脊與萬里鄉及臺北士林;內湖兩接壤;東鄰基隆市七堵區,唯有西南以河川與南港為界。本區為低緯度地區,屬台灣標準時區,由以下地理疆域資料可詳見本區之經緯度位置:面積:七一‧二八七三平方公里,居新北市各區之第九位。
極東:東山里東南角,東經一二一度四三分。
極西:八連里西北 角, 東經一二一度三六 分, 東西共跨經度七分。
極南:白 雲里南界角,北緯二五度二分。
極北:烘內里東北角, 北緯二五度九分。
南北共跨緯度七分本區地勢南北高,中央低,河岸接地海拔平均僅九公尺,區內除基隆河兩岸為較大之河谷平原之外,其餘多為坡度百分之卅以上之山坡地。基隆河由本區之東蜿蜒西流,由於平坦面積過於狹小,使得本區的發展頗受限制,但由於昔日出產茶葉與煤礦,並配合水路運便捷的交通,又逢大時代的需求,因此而使得本區日漸繁榮。本區南北高山夾峙,基隆河貫穿其中,其地形為一丘陵起伏與狹小之向斜谷地,因此以丘陵區與河谷區兩部分來說明。
[一] 山脈系統:
汐止區四面環山,接鄰內湖基隆七堵、南港、石碇、平溪、萬里、士林等周圍山區。其境內山脈皆未到達一千公尺,大部份山高多位於三百至六百公尺之間,東西走向為主; 是為小型山系。本區東南方為南港山脈,而南面山地屬大尖山系,最高峰為姜子寮山,海拔高度為七二九公尺;西北方為大武崙丘嶺,其中北面山地屬五指山系,最高峰為五指山水(車坪寮山), 海拔高度為八九九公尺,形成瑪鍊溪與基隆河的分水嶺,而與南港山脈遙相對峙:由此兩山系向中央基隆河河谷,地勢漸低。汐止境內山系主要由頁岩、砂岩所組成,含跨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等地層,就《臺灣山岳一覽表》得知,汐止境內有命名、查勘過的山至少有四十六座, 其中以數座聞名臺北近郊,如大尖山、四分尾山、新山等,汐止境內二百至五百公尺的名山非常多,各有特色,且附近交通便利,這些山區近年已成為大臺北地區熱門的健行登山路線;在大臺北地區近郊熱門的登山路線享負盛名,因此吸引不少山友、遊客探尋一番。
[二] 水系:
基隆河發源於平溪薯榔寮、薯榔尖、分水崙下一帶海拔四二0公尺山地,為全台唯一具深槽形河床斷面之河川。其源頭下流呈東北東流向,至三貂嶺忽轉九十度折向北北東 之侯硐 、暖暖,至瑞芳則再轉行西南西流向,蜿蜒曲流十三、四公里,至八堵再改向西流,曲流顯著增加,從汐止入臺北盆地後,曲流更加橫行,最後於關渡與淡水河匯合,全長約八十七公里,流路所經共達十三鄉鎮,總流域面積為五0一平方公里,流域十分廣闊。根據地形學者林朝棨於民國四十六年指出,基隆河中游原本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基隆入太平洋,但六萬年前之更新世末期臺北盆地陷落及三萬年前八堵與基隆間部份地區隆起,使得基隆河改道西流,且基隆河又因關渡決口而發生逆流現象,引發基隆河支流向源侵蝕,並襲奪了三貂嶺以上之基隆河上游溪流,因此臺灣海峽之海潮可由淡水河口上溯至鄉長里鹽水洞下,所以每逢漲潮,常聞海汐、河汐相擊之聲,故自昔汐止即有灘音之稱。「峰峙灘音」並為當時淡北內八景之一,清代詩人林逢原所寫「峰峙灘音」,即有對峰峙灘音深刻的描述。
[三]名產人文:
包種茶典故:一百五十餘年前,福建安溪有位王義程氏仿武岩茶的製法製茶, 並將製成的茶葉用方形毛邊紙內外兩張相襯,包裝成四兩重的長方包包裝外再蓋上茶名及行號章號,而名之為「包種」。台灣包種茶興於南港汐止,早在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氏來台,至台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今台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見當地氣溫雨量土質相當適於茶樹生長,乃引進茶樹栽植並研究包種茶的產製技術, 且傳授指導鄉人而漸聞名,為台灣包種茶正式有考據及產製規模之始。

1 則留言:

  1. 歷史沿革




    汐止舊名水返腳,昔日為原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峰仔峙社」(Ky──panas)所在地。《續修台灣府志》中記載,在乾隆23年(1758年)前後,漢人已在此聚居形成街肆,稱為「峰仔峙庄」。後改稱水返腳,此地名源起與舊名錫口的松山,同為昔日基隆河的重要渡口。根據陳培桂淡水廳志記載:「水返腳,潮水漲至此也。」民國9年乃取其潮汐至此而返之意,改名為汐止。汐止歷史的發展沿革,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明清時期、日據時期、光復後時期。茲分述如下:

    [一] 明清時期:
    汐止發展,始於明清時期。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荷蘭人進兵台北,驅西班牙人而有其地。文獻所記載之「峰仔峙社」,約為今日汐止基隆河南北兩岸,原多為原住民所居。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與凱達格蘭平埔族墾殖,並建「峰仔峙莊」,以基隆河為主要的經濟動脈。至乾隆三十年遂發展成為「峰仔峙街」,即為現在的中正路,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清咸豐十年(1860年)台灣開港後,許多外國人來台設立洋行進行貿易。淡水至大稻埕(迪化街附近)間,機動船隻往來頻繁;此時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購茶葉。
    汐止及其它附近山地因自然環境適合種,因此茶山遍遍。汐止附近山區的茶農,如平溪、石碇、瑞芳等地,先將茶葉運至水返腳街上的茶館,茶館將茶葉精製好後,即利用基隆河運至大稻埕輸出;又由於汐止位於基隆河中游,有許多支流深入附近山區,使汐止成為附近山區土產輸出及雜貨輸入的集散地。汐止於清光緒廿年﹙1894年﹚,隸屬基隆廳石碇堡轄區。

    [二] 日據時期:
    1896-1897年,汐止改隸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石碇堡。宣統元年﹙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隸台北廳水返腳支廳水返腳區。日據之初,因火車的運費太貴,故商家仍利用船運。大稻埕為本島貨物之重要集散地,由大陸及日本輸入的貨物由淡水港進口,經淡水河運至大稻埕,再溯基隆河而上至水返腳。於(淡水廳志)的記載,與汐止相關的渡口共有十二個,上行可通往基隆,也可往基隆河下游到台北,汐止也因為交的便利繁華一時。日據後期﹙大正九年,1920年﹚,改台北洲七星郡汐止街管轄。

    [三]光復後時期:
    政府實行新制,於民國34年1月11日成立台北縣政府。民國34年12月,更改為台北縣七星區汐止鎮,36年2月4日裁撤七星區署,併入淡水區。民國39年9月,撤廢淡水區署,改為台北縣汐止鎮。當時,鎮所屬之各里行政區為21里,87年6月改制為汐止市現有46里;直至今日,水返腳境域內多山多水,景緻優美,又因為早期周圍山區產煤礦、楠木及樟樹,讓先民得以利用這些天然的資源發跡,也因此曾興起過許多大家族,留下許多歷史古厝。

    早期汐止以茶葉、農業、煤礦及重工業為主,居民都是黑手或農民。過去,北台灣兩大礦坑在汐止和基隆,而由汐止所出產的煤礦,名稱叫做木蘭煤礦。日據時代,曾經在汐止發展重工業,汐止重工業成立(即今台灣煉鐵廠),汐止住有許多礦工及煉鐵工人。政府開發基隆港後,位在基隆港背後的五堵、汐止,成了最重要的貨櫃集散中心。

    近年來由於工商發達,外來人口大量移入,縱貫鐵路穿過,成為基隆往台北的交通要道,加上兩條高速公路在此交會,老市鎮也逐漸轉型,隨著許多大型廠辦興建與大型購物中心進駐,讓汐止成為一個新興的科技城。

    回覆刪除

我要買桃園縣大園鄉(橫山、下埔、埔心)的農地,歡迎來電洽詢!!
我要買 新北市 淡海新市鎮的農、建地,歡迎來電洽詢!!
※※※以上急需要買! 不限坪數,持分可......!
請電聯:(02)26001811、0932105364 曹順華
~專業服務~熱誠負責~
專營北北桃各區重劃區土地(市地重劃、區段徵收)、容積移轉(道路用地、公共設施保留地)、日據繼承處理。
服務區域:
林口特定區、淡海新市鎮、新莊塭仔圳、桃園航空城、機場捷運A11、A15、A16、A20、A21等沿線各站農、建地…
請打服務電話(02) 26001811、0932105364 曹順華(小曹)
下方的連結是我的網誌及部落格,很方便的不動產工具網頁!!
http://eddietsao.blogspot.com/
http://tw.myblog.yahoo.com/eddie-tsao520/